- 全部内容
- 政策文件
临清市农业农村局
第二季度政府工作报告工作落实情况
2024年7月4日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发展农业产业,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
(一)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全市小麦面积84.9万亩,较上年增加0.81万亩,经测产总产量49.32万吨,较上年增加2.32万吨,较去年稳中有升。大力开展“吨半粮”创建,共计10.2万亩,超额完成9.9万亩的任务。完成夏播面积85万亩,其中纯作玉米82.27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7万亩,纯作大豆0.75万亩,花生0.34万亩。
(二)严格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实施2万亩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项目,涉及尚店、金郝庄镇2个镇街,建设内容为新建水源工程,新改建道路、桥涵,排水设施建设等,12月底完工。严格落实惠农补贴政策。完成小麦政策性保险承保,参保面积79.75万亩,参保率达94%。为种粮群众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0333亿元。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录入农机购置补贴各类机具1564台,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053万余元。同时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审核录入报废机械127台,补贴资金70余万元。
(三)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聚焦乡村产业振兴,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稳步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开展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工作,组织清源正本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临清桑叶茶”申报农业精品品牌;组织君博食品有限公司以“君博牛肉”申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聊城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德能金玉米”),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22家。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围绕粮食加工、桑黄及食用菌、家禽、肉牛、肉羊等特色产业,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质效。1-4月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7家,营业收入73.55亿元,同比增速22.91%。
(四)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常见的、易反弹的问题,组织人员开展了暗访督导。扎实开展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从道路改造提升、坑塘整治、绿化等方面对村庄进行全面提升。2023年建成省级示范村5个、聊城市级示范村13个,总计达到25个和85个;还有5个省级示范村正在建设中。弘扬农耕文化,以临清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为主体,在认定为全国第七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基础上,积极组织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五)全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配合省、市抽检128批次,开展临清市风险监测51批次。开展农药残留快速检测33058批次,检测合格率为100%。二是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持续在种、养殖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主体落实合格证制度,引导小规模生产者、散户主动开具使用合格证。全市16个镇街内的农、畜、水产品生产企业和种植大户共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18.0985万张,附带合格证上市的农产品有2979.1吨。三是加强农业执法监管,先后开展了绿剑护粮安-农资质量百日攻坚专项执法行动、动物卫生领域专项整治行动等活动。
(七)做实“四争”工作激发发展“活力”。全力争取上级试点项目政策,用好各级项目资金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加快特色产业培育,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市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全省星级基层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农业农村局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表现突出集体”。3月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名单(规模养殖类)。积极推进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工作,山东省“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现场观摩暨业务培训会在我市成功召开。
扫码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