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内容
- 政策文件
临清市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临清市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临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临清市统计局
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17〕48号)和省市文件要求,2018年9月,我市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数据。“三调”全面采用优于1米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制作调查底图,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创新运用“互联网+调查”机制,全流程严格实行质量管控,历时3年。先后300余人参与调查,汇集了6.7万个调查图斑数据,拍摄外业举证照片31.1万张,全面查清了全市国土利用状况,经聊城市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确认,主要数据与国家汇总情况一致。现将临清市主要地类数据公布如下:
(一)耕地60438.4公顷(906576亩)。临清市耕地主要涉及一个二级地类水浇地,临清市耕地为一年两熟制,耕地主要作物为小麦、玉米和花生。
(二)园地673.12公顷(10096.8亩)。其中,果园665.67公顷(9985.05亩),占总园地的98.89% ;其他园地7.45公顷(111.75亩),占总园地的1.11%。果园主要分布在唐园镇和先锋路街道。其他园地主要是种植花卉、桑树、药材等,零星分布。
(三)林地6926.94公顷(103904.1亩)。其中,乔木林地4281.45公顷(64221.75亩),占林地的61.81%;其他林地2645.49公顷(39682.35亩),占林地的38.19%。乔木林地主要集中在烟店镇、潘庄镇。其他林地主要是苗圃、植树后尚未成林或树木稀疏郁闭度不高的地块。
(四)草地91.85公顷(1377.75亩)。临清市只涉及其他草地一个二级地类。
(五)湿地7.37公顷(110.55亩)。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7个二级地类。临清市湿地主要涉及一个二级地类内陆滩涂,主要集中在漳卫河道两岸。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8850.67公顷(282760.05亩)。其中,城市用地3335.3公顷(50029.5亩),占总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17.69%;建制镇用地1637.44公顷(24561.6亩),占总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8.69%;村庄用地13744.05公顷(206160.75亩),占总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72.91%;采矿用地85.23公顷(1278.45亩),占总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0.45%;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48.65公顷(729.75亩),占总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0.26%。
(七)交通运输用地2522.09公顷(37831.35亩)。其中,铁路用地142.39公顷(2135.85亩),占交通运输用地的5.65%;公路用地1030.23公顷(15453.45亩),占交通运输用地的40.85%;农村道路1349.47公顷(20242.05亩),占交通运输用地的53.50%。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008.13公顷(75121.95亩)。其中,河流水面235.91公顷(3538.65亩),占4.71%;水库水面307.72公顷(4615.8亩),占6.15%;坑塘水面579.65公顷(8694.75亩),占11.57%;沟渠3068.81公顷(46032.15亩),占61.28%;水工建筑用地816.04公顷(12240.6亩),占16.29%。
“三调”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和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三调”数据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我市国土利用状况,也反映出耕地保护、生态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加强耕地保护,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控耕地“非粮化”;合理安排生态建设布局;严厉查处各类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三调”成果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耕地保护、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等各项工作的基础数据。要加强“三调”成果的共享应用,推进各项工作持续提升。
扫码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