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把手话文明】:专访临清市互联网信息监测中心主任 张士勇 #第三届聊城网络文明周
【 一把手话文明】:专访临清市互联网信息监测中心主任 #第三届聊城网络文明周 #第三届山东网络文明周
来源:临清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7-28
-
“三提三敢”大家谈|临清市住建局:强作风促实干 求实效兴发展
来源:临清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2-27
-
聊城 “三提三敢”系列访谈 临清:真抓实干勇攻坚 唯旗是夺争一流
聊城市委提出“三提三敢”新要求,全面提升干部执行力,以扎实作风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把脉精准、正当其时。临清市深入贯彻市委部署,对照“三提三敢”标准,敢于刀刃向内,聚焦执行力突出问题,向全市干部发出“作风十问”,推动大排查大反思大提升,着力激发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精气神”。工作中,临清市将以创建全省高质量发展进步县为引领,对标全省一流,制定赶超目标,拿出具体方案,谋大事、抓重点、求突破,创新狠抓落实的“组合拳”,确保各项工作提标、提速、提效能,在县域高质量发展中打头阵、当先锋。△聊城市副市长 临清市委书记 刘培国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围绕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临清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大力实施制造业提质升级、港产城一体化、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三年攻坚十大行动,并深入践行“项目为王”理念,今年谋划了123个省市县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755亿元,以项目建设积蓄发展动能,努力走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蓝图绘就,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临清市将把三年攻坚十大行动,作为锤炼执行力的“赛马场”,以干部新风貌赢得发展新突破。坚持超前一步抓“四争”,围绕政策研究、对上争取,定期“打擂比武”,让干部懂政策、会研究、善争取,快人一拍、先人一步,全力以赴争取最大红利。快马加鞭建项目,完善项目审批“容缺+受理”机制,实施重点项目指挥长制度,能快则快、快上加快,奋力跑出项目建设的“加速度”。改革创新破瓶颈,针对重点项目落地的“中梗阻”、优化营商环境的“绊脚石”,纵深推进“轻快办”“一件事”改革,马上就办、一次办好,以高效能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事业发展、关键在人。近两年来,临清市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上积极探索,“1+N+3”靶向监督、“两个干部库”等机制初见成效。临清市将严格对标市委要求,聚焦聚力“敢闯敢干敢争先”,完善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关心关爱机制,为干部干事创业撑腰鼓劲,最大限度激励干部放手去干、大胆去拼,争当历史问题终结者,努力闯出更多“临清经验”“临清模式”。今后,临清市将把提升干部执行力,作为一项长期工程,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创立改革攻坚“特别奖”、设立转变作风“曝光台”、建立营商环境“直通车”等方式,坚决向“慵懒散慢拖瞒”行为亮剑、向“躺平式干部”示警,让敢担当、会干事的人有舞台,让能担当、善成事的人有奖台,为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凝聚最大合力,以实际行动为建设“六个新聊城”贡献临清力量。
来源:临清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2-09
-
坚决扛牢主体责任 全力推动巡察工作高质量开展——访聊城市副市长,临清市委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刘培国
巡察是加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新一届临清市委牢固树立“抓好巡察工作是本职,抓不好是失职,不抓是渎职”的理念,在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创新机制等方面持续用力,进一步构建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力推动巡察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亲自挂帅出征,引领巡察“高规格”开展。作为临清市委巡察工作第一责任人,坚决扛起责任担当,主动担任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将巡察打造为“书记工程”,为巡察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强体制保障。十四届临清市委首轮巡察工作,亲自挂帅上阵,巡前,确定巡察选题、审定工作方案并参会动员部署;巡中,先后两次参加调度会,援引以往工作经历对工程项目、房屋征迁等专业性、政策性较强问题,深入分析、提出意见,将“专、实、慎、严”的要求传递给各巡察组,确保巡察方向不偏;巡后,听取各组巡察情况汇报,逐一点评,指出不足和改进方向,确保巡察工作取得实效。
来源:临清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2-07-15
-
临清市委副书记、市长雷启军:打造“三个强市”“三个高地” 谱写全面建设现代化临清新篇章
来源:临清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2-02-21
-
临清: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临清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1-10-12
-
临清将着力规划“高铁新城”,高标准建设雄商高铁临清站
1月26日,临清市委副书记、市长祁学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临清统筹考虑城市发展和产城融合多方面因素,着力规划推进“高铁新城”,高标准规划建设高铁临清站、高端装备产业园、洛奥健康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确保产业发展相协调、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祁学兰介绍,近年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雄商高铁、省会经济圈这些重大战略都给临清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临清抢抓难得机遇,紧紧围绕打造“一城三区”,建设“富美临清”思路目标,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城市品质实现了新的提升。提升基础设施打造宜居城市。文体公园地上景观及地下人防工程建成投用,钞关环境整治工程深入实施,城区南部和东部集中供暖项目全面实施,推行“街长制”管理模式,城市环境明显改善。打通断头路9条,实施雨污分流改造33公里,城区雨污分流实现全覆盖。积极打造“智慧城市”,推行“精准责任制”管理制度,加强市政设施维护,实现精细化管理,促进城市更美丽、更整洁。彰显运河特色提升城市影响力。积极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实施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清)项目。依托运河钞关重要节点精心规划布局,实施运河老街项目打造运河文化街区,带动中洲古城和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努力打响运河名城品牌。拓展城市框架提升承载力。雄商高铁进入山东省的第一站就在临清,临清统筹考虑城市发展和产城融合多方面因素,着力规划推进“高铁新城”,高标准规划建设高铁临清站、高端装备产业园、洛奥健康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确保产业发展相协调、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同时,坚持以烟店、康庄等小城镇为示范带动,促进城镇建设整体提升。下一步工作中,临清市将继续抓住用好难得机遇,以推进高铁新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智慧城市等重点工作为抓手,高标准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来源:临清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1-01-29
-
临清:一流营商环境引来一流创业团队
按住画面可拖动小窗
来源:临清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0-10-29
-
祁学兰:唱响绿色发展主旋律 倾力建设“富美临清”
临清市委副书记、市长 祁学兰 今年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关爱自然,刻不容缓”。生态环境部将中国的主题确定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旨在广泛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号召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为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携手共建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临清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生态环境根本性好转的“拐点”还没有出现,污染治理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短板之一,生态环境质量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污染防治攻坚,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层层压实责任;各相关部门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广大企业自觉承担起污染治理主体责任,争做清洁生产、绿色发展的典范。保护好、利用好临清的生态环境资源,才能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坚持以新旧动能转换为统领,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建设美丽家园的根本之策。临清在产业集群化发展方面有基础、有优势,将围绕产业集群攻坚行动,整合资源,加大技改投入,努力实现绿色、高效、清洁发展。依托中色奥博特、中瑞轴承、鸿基集团、京派复合材料等企业,着力突破产业关键技术,推进有色金属及金属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依托宇捷、博特、欧凯等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重点推进智创未来轴承科技园、专用特种轴承产业园、烟店镇轴承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高端轴承产业园项目,发展中高端产品,优化轴承产业生态;依托宏鑫机床、弘发兴凯、顺佳机械等企业,重点发展精密机床、内燃机配件、液压件等产品,推进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围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依托三和纺织集团等企业,实施“强链、延链、建链”工程,引导企业应用新纤维、三维数字化设计、智能化裁剪、大规模定制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推进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扶持做强肉羊、奶牛、肉牛、肉鸡、桑黄等特色产业,打造精品粮油、绿色蔬菜、生态林果、健康畜禽、特色水产五个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推动现代高效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坚持以结构调整为契机,推动“四减四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坚持源头防治,调整“四个结构”,做到“四减四增”,切实解决我们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农业投入结构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调整产业结构。把能源消耗和强度“双控”工作当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严格准入标准和节能审查,大力推进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改革,严控和淘汰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企业。二是调整能源结构。将煤炭消费压减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决落实好属地管理、部门监管、企业主体责任,通过定方案、控源头、强监管,综合施策,推进压煤减煤取得实效。通过煤改气、煤改电,散煤清零等措施,狠抓散煤治理。三是调整运输结构。推进铁临物流铁路连接线等项目建设,发挥青港物流多式联运作用,提升铁路货运能力,降低公路运输量,着力控制移动源污染。四是调整农业结构。充分发挥新华中农、牧青农场等高效集约温室带动作用,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减少化肥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和生产能力,优化调整农业投入结构,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坚持以问题整治为抓手,守牢工作底线。扎实推进聊城市委部署的蓝天碧水工程,围绕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聚力攻坚,精准施策,全力突破,补齐短板,促进临清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一是严标准。“以克论净”,持续抓好道路扬尘防治;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十项措施、两个禁止、扬尘防控公示牌”等要求,实行网格化监管,建立健全不间断长效督查机制,加强施工扬尘治理。二是严管控。持续抓好停车场、物流园、重型柴油车管控,坚决取缔非法停车场,规范提升物流园,淘汰超标重型柴油车;加大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和编码登记的力度,确保使用过程中尾气排放符合排放标准。三是严执法。持续开展企业污染物排放整治行动,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对加油站后院、油罐区、物流企业、停车场等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对“自流黑”发现一处查处一处;采取“人机结合”的方式,加密巡查频次,加大秸秆禁烧工作力度,及时发现火点,做到有火必禁、有烟必查、违法必处。四是严提升。持续抓好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对改扩建道路一律实施雨污分流,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分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序消除村庄内污水横流、乱排乱放现象;加强对胡姚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的监督管理,加快宝塔湿地建设进度,进一步削减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强水环境承载能力。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只有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才能守护好我们的美丽家园。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永远在路上。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保持战略定力,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唱响绿色发展主旋律,为打造“一城三区”、建设“富美临清”积蓄力量,为生态聊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临清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0-06-13
-
临清吹响高质量发展冲锋号!市委书记何宪卓专访
3月27日上午,我市设分会场收听收看聊城市重点工作攻坚年推进会。围绕落实聊城会议精神,推进我市高质量发展,临清市委书记何宪卓接受市融媒体中心专访。市委书记何宪卓表示:刚才,孙爱军书记在大会上安排部署了九个方面的攻坚重点,可以说,振奋人心令人鼓舞,发出了深化改革的动员令,吹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我们要认真地抓好贯彻落实。首先,以必胜的信心抓落实,“船到江心浪更急,人行半山路更陡”,越是改革进入攻坚期,我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越多,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和境界,来认真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坚定必胜的信心。再一个,以精准的举措抓落实,对孙爱军书记提出的九个方面的攻坚重点,我们将进一步的细化责任,逐事项、逐人、逐时间地进行安排部署,建立工作台账,并且加大督导的力度,使每一项工作落地生根见到实效。再一点,就是以一流的作风抓落实,我们要坚持高点定位,统筹谋划,以“争创一流 走在前列”的标准要求来谋划工作,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举措来做实做细每一项工作,以勤勉敬业、敢于担当、马上就办、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来做好工作,工作不成功,决不轻言收兵,确保见到工作实效。
来源:临清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0-03-28
- 全部内容
- 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