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 无障碍阅读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民间传说
发文单位:临清市人民政府
时间:2023-07-30
【 字号:
民耙除恶僧  
相传,在临清西南的路庄村西,有一座规模宏大、造型奇特、僧人众多的寺院叫圆觉寺。圆觉寺很有名气,可香火却不旺盛。寺里的僧人不诵经、不坐禅,知勾结官绅,横行乡里,欺压贫苦百姓。当地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但敢怒不敢言,时常在背地里诅咒他们不得好死。长此以往,也就没人敢进寺烧香求愿了。  
有一年,临清大旱不雨,黄河断流,禾苗干枯,民间疾渴不堪,饿殍遍地,死的人多得都埋葬不及。尽管当地水井涸干,可是圆觉寺内却有一口又大又深的井,常年甘泉清澈,老百姓却谁也不能去寺内打水。因为圆觉寺有一个规矩;不让男子进寺只许年轻女子进去。寺内和尚便趁机调戏遭踏良家妇女。普通百姓宁可渴死,也不让自己清白的女孩去跳火坑。  
天长日久,百姓饥渴难忍,为了渡此难关,有的人就冒险     让女孩进寺挑水了。可结果,别说挑水,连人都没有出来,惨死在寺里。百姓们忍无可忍,几次联名上告官府,都无济于事。  
恰巧,宋大祖赵匡胤南巡路过此地,因酷热思渴,落驾进入圆觉寺避暑。四乡的百姓听说皇帝驾临圆觉寺,不约而同纷纷来到寺内,一起要求皇帝严惩作恶的和尚。但皇帝听了虽然觉得和尚所为有些过份,可自己却身在寺内,又饮着和尚捧来的香茶,便不以为然,顺口说道:     小小和尚,至如此,罢了吧!     百姓们听了皇帝的话,个个瞠目结舌。  
正在无可奈何的时候,百姓里有个姓高的村民灵机一动,                 同音,何不来个将计就计?于是高呼:     多谢皇帝让我们以         为民除害。     皇帝听了莫名其妙,一时不知所措。此刻,众人随姓高的退出寺院,又商议了一下,便迅速分头行动起来。他们牵来了骡马,套上钉耙,在寺院外开挖了一条条深沟,把作恶的和尚捆绑起来,推入深沟内,身子立在沟里,土拥到脖子,沟外只露一个个秃脑袋,然后打马扬鞭,横耙竖耙,耙得和尚鬼哭狼嚎,脑袋满地轱辘,血糊淋啦。  
皇帝被这情景惊呆了,但耙是从自己     金口     里吐出的圣旨,便不好阻拦、怪罪,只好说:     罪应如此,罪应如此。     众百姓见自己除了害,皇帝又没有怪罪,便四下奔走相告:     圆觉寺的和尚耙了,园觉寺的和尚耙了      
后来,     圆觉寺的和尚   ——   罢(耙)了     成为一句歇后语,至今仍在当地流传。  
 
马进忠起事  
清道光年间,临清城西南吊马桥村,有个叫贾梦龙的人,家有万贯,良田数顷。娶邻村孟氏为妻,人到中年膝下无子,只有一女取名叫彩凤,夫妻视为掌上名珠。后来彩凤年龄渐大,生得如花似玉。许多人家登门求婚,但因贾氏夫妇欲攀高门,举棋不定,以致形成高门不成,低门不就的局面。彩凤身在妙龄,对自己的终身迟迟不就而忧心忡忡贾家有一个长工名叫马进忠,身材魁梧健壮,精明强干,为人耿直,颇得众人喜爱。因此梦龙夫妇很器重他,不把他当作一般长工看待。平日除了农活之外,内宅的零活也放心地交他去办,因此他接近彩凤的机会也比较多。日子长了两人之间就产生了特殊感情。最初只是暗送秋波,后来就发展到互相倾吐爱慕之情。两人难分难解,但不久便被贾梦龙看出破绽。从此,便很少让马进忠到内宅去干活了。并处处给马进忠眼色看,眼看就有被赶出贾家的危险。马进忠为此心中非常焦虑。  
彩凤长时不见马进忠到内宅来干活,有时见了,马进忠也是匆匆而去,好像有意躲避她,为此,她觉得很痛苦,整日茶饭少进,好像害病似的。这可吓坏了贾氏夫妇,到处请医抓药,求神问卜 但总不见效。  
有一天,忽然来了一个云游道士,自称:"贫 道号云鹤,路经此村,于十里外见此村上空有紫气如盖,红光烛天,有帝王之相,如今我来一不化金银,二不化斋饭,只求和‘真主’见上一面。”有人听了不信:“请道长别开玩笑,像俺这小乡村里,哪会有什么帝王真主可见呢?”道士回答说:“地贵不在大小,这里一定有真主,我如看见尊容,一望便知,绝非戏言。”这一消息立刻传遍了全村,有些肥头大耳的地主豪绅们闻讯后便都赶来找道士相看。道士一一打量一番,全都摇头否定,弄得这些人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道士早已探听到马进忠的事情。这天晚上,道士悄悄地 来到马进忠家,把他拉到村外僻静的土地庙里,小声说:“如今大清气数已尽,世道不安,民不聊生,真主早就出现。贫道算定你就是当今真主,将来必有九五之尊,一定位登大宝,拯救万民。”马进忠闻听此言,狐疑不定,进而想到:“如果真当上皇帝,不但能救黎民疾苦,还能与彩凤成婚,岂不荣华富贵一生?”于是,他对道人说:“没人跟随起事怎么办?”道人说。“今后若让众人信服,必须先造天命。”说完道士便拿出一根蜡烛点着,命马进忠脱了上衣,就在他双臂上用针刺上龙纹,然后抹上朱砂,均匀地揉开擦拭。临走时,道士又嘱咐道:“这是天机,不可泄露,否则就是五雷击顶。”最后,二人珍重而别。  
第二天下午,道士又来到村内。有个小伙子指着马进忠以开玩笑的口吻说:“请仙长相看 这位是不是真主! 哪知道士见了进忠便立即俯身下拜,向他行起三拜九叩的大礼来,把旁边的众人都惊呆了。道士一本正经地说。“贫道乃奉道之人,从来不打妄语。列位如不相信,请脱掉真主的上衣一看便知。过众人便七手八脚地脱去了马进忠的上衣,果然在他双臂上发现了两条赤龙纹样。全村人便一齐跪倒参驾。道士便向众人说:“今后大家要同心协力地扶保真主,重建大业,驱逐索虏妖人,光复大明。如有人三心二意,定遭五雷击顶。”众人都唯唯听命,并向苍天宣誓,以表心迹。两天以后,道土受进忠之托,向贾梦龙提出欲聘彩凤姑娘为妻。贾梦龙一想到进忠是真主,将来是皇帝,自己的女儿如嫁给他就成了正宫娘娘,正是求之不得的好姻缘。便当场应允,并收下了彩礼。很快又择吉日替他二人完了婚,彩凤的病也就不治而愈了。  
大婚之后 道士便与马进忠商议,先以贾梦龙的堂屋为行宫,秘密举行临时登基大典,分封官职稳定人心。然后以这一地区为中心,设立“山堂”,招兵买马、筹备武器,积草囤粮,以备起事。计议妥当之后大家便分头去办理。把贾梦龙的堂屋布置了一番,用金漆官椅作龙墩,八仙桌子作龙书案,再拿顶子床作龙床。行宫布置完毕后,马进忠派人找来了昔日的患难朋友李铁柱和张大鹏。这二人曾参加过八卦教,当过拳师,不仅练就一身好武艺,而且都当过兵打过仗,是比较理想的帅才。同时又聘请了一位曾在天理会掌管文案的李天材为文臣。然后又在邻近各村筹集了一些粮款。一面拟定在丁皂、唐园、畈疃、马虎寨等村各设“山堂”一处,派专人收拢教徒;一面在民间搜集刀枪剑戟为武器;最后又由各乡、村首事调来民工,修整了吊马桥村的土围子和寨门、吊桥等防御设施。并派定李铁柱、张大鹏为护驾官。这样—一布置妥当之后,又由云鹤道长选定黄道吉日,并弄来一套戏装龙袍、王帽和朝靴,让马进忠换上,便于晚间在行宫举行登基大典。众人将马进忠拥坐在龙墩上,云鹤道长坐在身边,外面还有几十名手持刀枪的禁军护卫。等代替景阳钟的锣鼓响了三遍后,新真主便受众人朝拜,接着又由云鹤道长告祭天地,并宣读圣谕:封贾彩凤为正宫娘娘、贾梦龙为国丈兼太师、云鹤道长为国师、李天材为尚书、张大鹏为讨虏大元帅、李铁柱为先锋官。最后又颁布年号为“天顺心”元年。这样,在很短一段时间内,来自山东各地的一些庄户人家和破产的手工艺人便都汇集到各山堂,踊跃参加天理会。不到一个月,队伍竟然扩展到上千人,然后又进行整训,拜师练武,搞得一团火热。  
当时,本村有个叫二癞子的赌徒,不务正业,专事赌博。每天喝醉了酒就行凶闹事,一旦赌输了便不偷即摸,无恶不作。这天不知为什么,喝得醉醺醺的走进山堂喊着要报名参军,众兵知道他是鸡鸣狗盗之辈,就把他推出门外。二癞子觉得不光彩,便怀恨在心。正巧这天临清城里一个叫侯七的人来找他,把他拉到集上一家酒馆里。待二两烧酒下肚后,侯七把嘴凑到二癞子耳边说道:“老兄,听说你们吊马桥出了真主,要扯旗造反,不知是真是假。你要能打听清楚,我到州衙去告密,得了赏银咱俩二一添作五,决不让你白跑。”二癞子拍着胸膛说:“不错,他们真的要造反了。我亲眼看到俺村马进忠被一个云游道土扶保着登基坐殿,说他是天命真主,还封了娘娘、国丈、元帅和先行,那道士也成国师了。他们再三拉拢我,我就是不答应。”侯七一听喜出望外:好极了!你再细心查访,摸准他们聚会的信儿,就赶快到城里告诉我,你就能发大财!”谈妥后二人分手。  
三天以后,因入会者与日俱增,粮饷武器奇缺。云鹤道土又与马进忠召集文武官员和大小头目商议劫取州城武器库事宜。会议结束时已到深夜,众人来不及回家,就在行宫和衣而睡。  
天近四更时分,大家被一片马嘶人喊声惊醒,这才发现村子已被官军团团围住,国师连忙命元帅张大鹏、先锋李铁柱到寨门围墙上督战。不一会儿围子外的官兵点着灯笼火把,便开始攻击了。许多官兵攀着云梯爬上了围墙,经过一阵砍杀搏斗之后,官兵又退了回去。这时的夜空中,马的嘶叫、人的喊杀和双方武器的撞击声以及杀伤者的喊叫声连成一片。一会儿官军又组织兵力总攻,随着“轰隆轰隆”的巨响,西、东围墙接连被土炮轰开。元帅张大鹏见势不妙,连忙带人赶到行宫里保护真主和国师突围。先锋官李铁柱带人在前冲杀,元帅张大鹏负责断后,由北门冲杀而出.不料到了大洼地,埋伏的官军突然出现,把他们重重包围了。虽经元帅和先锋们拼命救驾,但仍无济于事。最后,全部被官军所俘。  
临清州官与驻临抚台便向皇上报功请赏,很快接到上谕:“原规定凡白阳、白莲、八卦(天理会)、红阳等教首犯遇赦不赦,从犯亦不能援减刑之例办理。不得宽恕。”不久,将马进忠、云鹤二人处以凌迟,张大鹏、李铁柱、贾梦龙、贾彩凤、李天材等人斩首,其他入会者分别处以军、流、徒、杖,株连共计500余人。  
 
河神爷劫皇粮  
临清城南30多里的卫运河畔,有个村庄名叫“初圈”。庄上的人 家多半姓初。可是早先这个村庄叫“祁圈”,庄户人家也多姓祁而不姓初。  
话说明嘉靖九年,临清州一带年遭大旱,方圆几百里土地田园龟裂,草木不发。百姓们只得剥树皮、挖草根充饥度日。可是荒淫无度的明世宗朱厚总,却不顾天下百姓的死活,依然横征暴敛,还不断增派运粮漕船加紧往京城运粮,逼得百姓啼饥号寒,家破人亡。  
民间的疾苦惨景,激怒了一个红脸汉子。此人生得身高体壮,剑眉怒目,一身豪气。他本是直隶河间府人,姓初,在运粮漕船上操管做饭,人们都叫他“初船膳”。  
这天,他所在的漕船由通州张家湾启锚,前往河南辉州载粮。途中来到临清卸货口码头停泊。初船膳登岸上街购买油盐柴米,回船路上,在会通街火神庙前见几个衣衫褴褛的要饭人,偎缩在庙旮旯里,托着个刚刚饿死的孩子,哭得死去活来。  
初船膳目睹百姓受此苦难,心像刀割一般难受。他决意横下心来替他们想个办法,寻个活路。他在庙前踱来踱去,一时拿不定主意。忽然间一抬头看见庙门上“火神庙”三个字,猛然计上心来。一间他们家住城南河边祁圈村感到更好办了。然后就把自己的打算向人们一五一十讲说起来,而后又嘱咐再三、留了些碎银,便扶起跪拜的要饭乡亲回船了。  
当时运粮漕船为了防备沿途灾民抢劫,大都白天停泊,夜间行驶,并配有校尉押船。 这天三更时分,这艘满载皇粮的漕船从辉州返回,一路顺流而下,来到临清祁圈河段。行着行着,忽听船头水下“咯瞪”一声,船身便晃了几晃不走了。在水溜儿的冲击下,漕船随着转了半个圈,在河心一横停住了。  
押船的校尉们惊疑中赶忙掀开船灯的罩布,提灯沿船舷前后左右察看,吆吆喝喝乱成一团。正在这时,只听几声震天炮响,但见前面不远水面上火光骤起,浓烟滚滚,烟火中一顶绣龙杏黄伞顶水而出,伞下一群手执铜锤、金枪的鱼鳖虾蟹,在烟雾中上窜下跳,浮影幢幢。这时,漕船上下都慌了手脚。莫说船工,就是佩刀挂剑的校尉们也个个吓得骨软筋酥,瘫在船板上磕头作揖,哆嗦成一团。船上唯有初船膳镇定自若。他下到舱里,叫起船首把情由述说一遍。船首一听,吓得一出溜缩进被窝里。好一阵子才掀起一点被角,从被窝里头战战兢兢吩咐道:“快……快去叫押船的校尉。”  
“他们早部吓成一滩泥了。眼下河神爷显灵,谁敢造次啊。”  
“这……这可咋办呢?”  
初船膳心中暗暗一笑,装着叹了一口气说:“我看这也是饥饿持久,民不聊生,惊动了河神显灵。船首爷不如施舍点粮食济济苍生,或许能解脱此难。”  
“什么?施放皇粮,你长了几个脑袋”?船首听此像蝎子赘了似的,呼地从被窝里钻出来,掀起舱盖爬到船上。初船膳顺手掂起合里的灯笼跟了上来。来到船上,他不动声色地把灯笼一举,晃了三下。灯笼这一晃不当紧,只见远处水族神灵们随着跳动的焰火、翻滚的烟雾,簇拥着杏黄伞,杀声震天地向漕船浮游过来。不一会便把漕船围了个四面不透风,满河里顿时神哭鬼嚎,波涌浪翻。船首爷立时头发根都挓挲了起来,浑身暴满鸡皮疙瘩。没等他打个冷战,紧跟着砖头瓦块、污泥卵石“劈哩啪啦”没头没脸地直朝船上砸来。全船之上你滚我爬,抱头乱窜,直喊救命。船首爷更是吓得魂不附体,抱住桅杆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不撒手了。直到头上被砸起了几个鸡蛋大的血疱才使他猛然想起初船膳的提醒,心想好汉不吃眼前亏,顾不得什么皇粮不皇粮了。“快……快……快给河神爷卸活命粮……”一句话还没吩附完,就慌忙提着尿湿的裤子滚进船舱,再也不敢出来了。  
在初船膳招呼下,校尉、船工们七手八脚拼命地往河里卸粮包,东一包、西一包,激起团团浪花。卸着卸着,河里的砖瓦不砸了又卸着卸着,鱼鳖虾蟹、黄伞神炉个个都慢慢沉下去不见了,河面上又恢复了漆黑和平静,漕船居然也缓缓运动起来,不大会便越行越快,顺流远去了。  
你道这真的是河神作怪吗?这是那几个祁圈要饭的老乡,按照初船膳说的计谋,招呼全村的老少爷们干的。他们在洼里秧歌会借来戏装和花伞,背兜里装满砖头瓦块,口衔竹管早就在此等候了。  
天亮后,祈圈全村乡亲把粮包从河里捞出来,按庄户家口妥善分完,省吃俭用渡过了灾荒年。  
话说这件事过了许多年,村里没风没火,风平浪静。可是突然有这么一天,村里来了个人提及此事,全村人像往常一样闭口无言,摇头否认。但来人把事情越说越透、越说越明,不由引起了人们的警觉。经盘问,原来此人是直隶河间府人,和初船膳是同乡,年轻时被选进宫里当了名无品级太监,金銮殿里辛辛苦苦跑了大半辈子,老了却被遣放出宫,无家可归,只好在京城鼓楼东宏恩观念经化斋,残度晚年。  
一天,初太监在化斋路上听说初船膳被步军统领衙门锁拿,交内务府治罪,下了死牢。他仗着多年在宫中做事得以探监,才知他酒后失言,泄露了劫皇粮之事。在狱中老太监受初船膳重托,东奔西跑,四处打听,才从贴己的太监口中得知,不日将派官兵来临清州抄杀祁圈全村的噩讯。初太监这才不顾年迈体弱,千里迢迢,日夜兼程前来相告。  
乡亲们听罢,扑通通朝着太监跪倒一片,感谢救命之恩。初太监忙扶起大家说:“众乡亲莫再谦恭,还是想个万全之策,解脱此难吧”。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慌中无措,搓手顿足,犯起难来。  
初太监看着犯难的乡亲们,自己急得也冒了一头汗,不由自言自语叹道。“朝庭昏庸,荒淫糜乱,逼得百姓装神弄鬼劫粮食。唉!这世道闹腾得也真是出了圈啦”。“出……,初……初圈,呵一对”!说着说着,他猛地一拍大腿“对!我看倒不如就将‘祁圈’改名叫‘初圈’,让他们无处可寻”。众乡亲听了像黑夜里掌起一盏灯,立时豁亮了,不由拍手称绝,连连叫好。随后便定下来,分头去换界碑、改地桩,什么粮囤、升斗、口袋、纺花车子、织布机,凡是有“祁”字标记的傢什儿统统改了个净,最后还派人前往众邻村嘱咐了几遍。  
说话不及,第三天大清早,步军统领衙门的官船便到了临清州。这些官兵像无头苍蝇,东查西找,南撞北闯,奔驰了三四天也没有找到“祁圈”村的影儿。这些在京城养尊处优惯了的老爷兵,哪儿经得如此折腾,不是腿肚子转筋,就是满脚打泡,一动不愿动了。村里又凑钱,托州衙官吏肉山酒海消磨了他们一阵子,这伙。’二官兵便草草收兵回京复命去了。  
步军统领衙门见临清州确无此村,也疑惑起伯真的就是河神显灵,再追究起来,一旦触怒神灵于己不利,便只好顺水推舟,以酒后戏言为由放了初船膳,从而不了了之。  
后来,“祁圈”全体乡亲们为了感谢初船膳和初大监两位救命恩人,就把“祁圈”叫起了“初圈”,庄户人家也都随着姓起“初”来,直至现在仍是如此。  
 
女 尼 导 游  
乾隆三十六年(1817年)暮春,乾隆皇帝南巡途经临清,侍从有礼部尚书协力大学土纪晓岚、东阁大学土刘石庵和书童打扮的挑夫,侍御者是临清州第一才子贺当世。他们弃舟登岸来到通济桥上,举目仰望“鳌头矶”三个大字金光闪闪,步过牌坊看到拱券朱漆大门之上,门楣镌刻的颜体“独占”二字。乾隆皇帝一行,踏进门槛,但见古木参天,翠竹绕池,碑石林立,殿堂错落幽静。忽然,一名身穿百衲,手执佛尘的女尼上前来躬身合掌道:“阿弥陀佛”,接着引他们拾级攀向“观音阁”。高士墨客凡来临清者无不登阁赋诗唱和。眼下这里是门外粮艘结队,舳舫如织,室内丹青耀彩,翰墨流香。对此,乾隆皇帝一行无不流露眷恋之意.这女尼见来人不凡,急忙朝乾隆皇帝道了个“万福”,接着请予赐墨留念。乾隆皇帝见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话中带笑,笑中含情,于是问起她的年庚法号、出家时日来。书童在一旁看透了皇帝心思,忙把文房四宝摆在几案。乾隆立于案边,挥毫写下:  
                     山中菩提府  
                     云间仙人家  
在纪晓岚向前接笔之际,乾隆皇帝以目示意要他随和。但见纪晓岚笔随意转,立就写出:鳖头独占天子幸临留句  
刘石庵见是嵌字联又以临字突出了地名,毫不示弱地接笔对出:  
              矶秀两川渔父扬清激浊  
乾隆见状龙颜大悦。女尼在旁—一道谢。当她发现“乾隆御笔”四字和“古稀之宝”印玺时,忙双膝跪倒,口呼“谢主龙恩”。众人听后为之一惊,知是机密泄露,急促挟迫女尼离开此地。行至无为观前,方留步瞻拜圣祖康熙留诗:  
              岸转蒲帆速,樯回树影低。  
              波倾闸势险,溜急浪声齐。  
              通岁歌云汉,今春释惨悽。  
              往还为赤子,注意今黔黎。  
当时在场的是贺当世,乾隆皇帝见他虽然是布衣,但颇有口才,便问他为何不求进取。贺当世见问愁苦难堪。乾隆皇帝便开导他说:“伸腿念考蜷腿老,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贺当世感慨地说:“一人为大二人为天,天大人情,人情如天。”乾隆皇帝爱他文采,当场敕赐恩。贺当世叩头谢恩已毕,请御书“无为观”匾额。随后,又恭请乾隆皇帝留下一联。联曰:  
              双间节宣资利济,  
              三元调变协宁居。  
他们来在龙山之巅,举目远眺,景色宜人。漳卫河穿城而过,宛如金带,会通河傍山而流,清澈见底。两河之间夹有层楼高栋,通街两道把它分为三截。乾隆皇帝一时兴起指与大家道:  
              东夹道西夹道东西夹道河夹道  
那书童早已看到东门之内两竿绿旗一南一北迎风飘扬,遂胸有成竹地面向皇帝说道:万岁请看:  
              南绿营北绿营南北绿营清绿营  
女尼听了感佩不已,亦独自低吟道:  
              武当山上皆名士,  
              少林寺内无赖僧。  
忽然一阵锣鼓从河套响起,乾隆皇帝一行扯起女尼下得山来,穿过鸡嘴坝跃上龙舟。这女尼受此挟迫并不挣脱,为了什么?原来她是临清名妓奉了知州之命扮成尼姑专迎上宾的。第二天,东方刚亮她便跳下龙舟,登上堤岸。刚行至漳神庙口,忽有两个差役挡住去路说道:“所得墨宝尽数留下,让我们转交知州大人,如有隐瞒,重责不赦。”这女尼速将包袱呈上,转身直奔三元阁。差役拆封一看,但见行草一帧颇有二王之风。诗曰:  
             卫挟濁漳临汶清,  
             清因亦濁赴津瀛。  
             默思从善与从恶,  
             难易不禁为惕生。  
落款:“辛卯暮春中浣御笔。”并附有“临清舟中”字迹。  
 
避 雨 亭  
乾隆南巡过临清,艳遇一段风流情。  
碧玉香魂随波去,空留一座避雨亭。  
话说这一日,乾隆皇帝的龙舟靠泊临清河湾,他轻衣简装,带上随待小太监,悄悄舍舟登岸,一路缓步溜达来到碧霞宫戏楼。碧霞宫正巧过会。会场上,一溜两行乱熙攘,酒旗茶幌迎风飘,买卖摊吆喝声此起彼伏,三台大戏对着唱,锣鼓喧天,笙歌悠扬。周围4府18县赶会的人像潮水一样,不住溜儿地往这儿淌。在会场的西南隅有片柳林,初春乍暖之际,柳梢吐黄泛绿,翠烟笼笼,好不喜人。柳林中尽是斗鸡的、抵羊的、斗鹌鹑、耍旗幡的玩耍之人。乾隆左转右绕,在观看斗鹰的人群中忽然看见一位姑娘,只见她二八妙龄,俊俏身材,蓬松乌黑的一头秀发,两道弯弯的月牙眉,嘴唇一点猩红,一双丹凤眼紧盯着两只掮翅博击的鹰,手中还折动着一把竹蔑,左弯右绕编织着什么。乾隆不由好奇起来,心想到底是平常人家的姑娘勤快,出门玩耍还带着活呢。正当乾隆再想仔细观看姑娘的当儿,忽然人群一阵骚乱,只见一群满脸横肉的恶少,手中拎着鸟笼子,簇拥着一位翩翩公子闯过来。一问,原来是临清钞关税监吴老爷吴应赐的大公子吴彪。乾隆本想上前与姑娘搭讪,结果被吴彪一伙给搅了,心中十分气恼,真想发作一番,但碍以自己身份,只好强捺怒火悻悻而去。  
乾隆回到龙舟,一夜辗转不宁,心中总惦念着姑娘,一大早便带着小太监又到柳树林里踱步。柳林边、河滩上到处是放风筝的,漫天上蜈蚣、蜻蜓、燕子、八卦、万花筒各式风筝飘飘荡荡、扶摇直上,上下翻飞。乾隆正观望着,忽见一只苍鹰搏击而上,翩翩升空。等鹰快近白云时,一个鹞子翻身,双翅一抖俯冲而下,直吓得鸟雀喳喳乱叫,人们仔细一看,原是一只风筝。再顺着丝线一看,嘿!竟是乾隆昨天遇见的那位姑娘放的。他这才悟出她昨天原是察看鹰的动态揣摸风筝样呢。真是个聪慧机敏的人儿,不由心中又添了几分爱慕。  
乾隆急忙赶过去搭话。刚搭上话茬,背后忽然闯过两个人来,上前话也不讲,拽过线拐子,三拉两扯把风筝收下来,“哧啦”一声给撕烂了。乾隆抬头一看,真是冤家路窄,竟又是吴彪一伙,不由怒火胸中烧,便厉声喝道:“胆大狂徒,好生无理,光天化日之下竟……”,不等乾隆话说完,只见吴彪将鸟笼子一掷,伙同几个恶少将乾隆和姑娘围了起来。一个恶少乘乾隆不备,一个恶狗外食扑过来,乾隆听得耳后风声,一个白鹤亮翅闪转身来,顺势一串燕子旋腿,劈哩啪啦把三四个恶少踢翻在地,随即把脚踩在一个恶少脊梁上,痛得他嗷嗷直叫。乾隆自己也未想到,宫苑太傅教授的防身招数,今天果真用上了。吴彪没想到一个白皙公子竟有这般功夫,觉谋着再闹腾准占不了便宜,便带着几个恶少溜了。  
姑娘忙跪在地:“若非义士舍命相救,小女今日……”  
乾隆一把扶起姑娘,淡淡一笑,“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姑娘起身抬头之际,方瞧见乾隆模样:蓝袍青夹,合体 潇洒,红顶冠结,如火如焰;冠帽下额庭饱满,眉宇宽阔, 两颊白皙而丰颐,一双明澈慧眼流露着聪敏和沉着。这时,姑娘看乾隆,隆乾看姑娘,目光相交,把姑娘羞得两颊飞起两朵红霞。姑娘为解窘态,低头说起自己身世。原来姑娘是下摆渡口孙船大的孙女,从小乖俊,私塾先生给起名时借“小家碧 玉”之意,遂名孙碧玉。碧玉姑娘家几辈玩船,靠摆渡、打鱼为生,一家人勤勤恳恳,亲亲热热,虽贫寒,倒也和美。一年隆冬封河时,碧玉爹卧雪凿冰捞得两筐鱼,被吴应赐抢到钞关署。碧玉爹脾气倔强,怎肯依从,动手夺起鱼来。结果吴应赐以“抗捐抵税,殴打税官”为名,将碧玉爹一顿毒打,关进船料房两天两宿不给饭吃。可怜他铁铮铮一个汉子,数九隆冬连气加饿,硬是被冻成一块冰疙瘩,含恨惨死。碧玉娘悲愤交加,哭得伤心动肝,也相继而亡。从此,碧玉和爷爷一老一幼,相依为命,挣扎过活。  
贼子吴彪虽娶了两妻一妾,但见碧玉长得俊俏,又生歹意。他仗着他爹是户部榷税钞关六品官,几次死乞白赖托媒人提亲,欲纳碧玉为小,被孙船大大骂而回。吴彪贼心不死,终日循踪限随碧玉,纠缠调戏,想逼其就范。碧玉妙龄二八,正情窦初开之时,却被恶少缠磨,困境中又无处倾吐知心话语; 若是娘亲在身边,也好……,碧玉说着说着,泪水满腮,泣不成声。  
乾隆常年长在绮罗香泽、锦衣玉食之中.哪里知道民间这些苦楚,听着碧玉述说,怜悯之情油然而生,眼角也噙满泪水,稍一会,他接过碧玉手中风筝,思索着碧玉姑娘的话语,深深感到微服私访,了解民意对扶正惩邪、整顿朝纲的重要。不由长长舒一口气,一语双关地吟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又对姑娘安抚了几句,便回到了龙舟。  
第二天,乾隆派小太监会接碧玉来龙舟叙谈临清货流、槽运、商贾、榷税、民生等事。不料来到下摆渡口一看吓傻了眼:只见摆渡小船底朝天,船边水漂衣片,血迹斑斑。原来吴天赐听吴彪说碧玉姑娘这几天邂逅相遇一位面如冠玉的贵公子,联想到乾隆龙舟已抵临清,不由大吃一惊。倘若这位公子就是皇上,孙船大爷儿俩把我的事一抖露,那还了得!吴应赐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扑通”一声瘫倒地上。吴彪见他爹吓成一滩泥,自己鼻尖上也泌出汗来。但事到如今,也只好破罐子破摔了,心一橫,贼大胆地支使几个心腹,偷偷泅水去干掉孙船大,想杀人灭口。  
这日清晨,碧玉姑娘坐在船蓬里,对镜梳妆,看着镜中俊俏的脸蛋,心想自己终身如能随那仗义的公子该有多好,不由脸泛春潮,含羞甜笑起来。孙船大见孙女儿忸怩的神态,正想放下冲船的水斗询问,忽听船下一阵水响,忽地从两边船帮跳上四个面蒙黑布、手持短刃的水鬼。孙船大凭着多年闯荡水上的经验,知道来者不善。他屏住气拉出拳式,随往船尾退随寻摸家什,退着退着突然飞起一脚,把一把橹踢将起采,用手接过,抡起就朝蒙面水鬼劈过去。当时一个歹徒被砍中脑袋,顿时脑浆进裂,栽入水中。其余三个歹徒恼羞成怒,飞起三把尖刀直朝孙船大咽喉刺来。孙船大挥桨横扫,击飞两把,另一把闪躲不及,刺中脖颈,一声“孙女快跑”还未喊出就倒置在血泊中。碧玉听见船上一阵骚动,钻出船蓬一看,随即操起两把修船的凿子扑将过去。见爷爷身遭惨死,急红了眼,把两把凿于直朝歹徒掷过去,结果非但未击中歹徒,反被两个水鬼扭住双臂,用黑布罩住眼、睹上嘴,反绑起胳膊从船上扔进运河。三个水鬼随着跳下水肥船掀了个底朝天。  
吴家父子自以为灭了活人证,无处查对,正洋洋得意。岂料乾隆早已按碧玉姑娘述说的市井之情,遣人悄悄将吴应赐、吴彪父子权霸钞关、草菅人命、敲榨商旅、鱼肉百姓的罪恶—一查对清楚,遂将吴氏贪官革去顶戴花翎,逮京治罪。乾隆天子启銮南行,无限思念碧玉姑娘,遂命为其修建纪念亭阁。不久告竣,钜丽辉煌。亭阁居中是重檐翘脊、雕梁画栋的厅阁,两翼长廊花棂斑斓、灵巧古雅,远远瞻望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天鹅。  
乾隆归京时路经临清,看到亭阁后着实高兴。但一见匾额题写“避雨亭”,知道书丹之人回避皇上与平民姑娘邂逅相遇之嫌,不敢题写“碧玉亭”,不由微微一笑摇了摇头。遂命画人描下图样,回京后即在“万园之园”的“万春园”仿照“避雨亭”建筑格局,建起一座厅廊合壁、亭台兼备的优美奢华的亭阁长廊,乾隆皇上御赐雅名“天地一家春”。凡是知道这处景观的人,都晓得她的故事还是来自运河商埠临清城呢!  
 

扫码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