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内容
- 政策文件
关于桃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批复的公示
《桃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1年-2035年)》于2022年9月17日经临清市人民政府政府批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住建部《关于城乡规划公开公示的规定》、《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等相关要求及规定,现进行规划成果批后公示。
《临清市桃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1-2035年)》
公示内容简介
一、规划范围
本本规划范围西至河堤路,北至先锋路,南至元运河北岸,东至大众路,总面积30.76公顷。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21年-2035年,其中近期为2021年-2025年,远期2026年-2035年。
三、保护目标
1、在全面分析街区内各历史文化要素的基础上,准确提炼和总结桃园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特色。
2、系统保护本街区整体空间格局和历史风貌、历史文化遗存,进一步传承和彰显街区独特价值。
3、整治街区环境,完善设施配套,分类改善建筑质量和风貌,改善人居环境,使其成为延续街区文脉和社会网络的宜居社区。
4、合理利用街区历史文化资源,引导街区业态调整,在不影响原住民日常生活的前提下,深入挖掘街区文化资源,通过节点空间打造和展示路线规划,使街区成为代表古城风韵、桃园价值,自然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活力街区与城市名片。
5、结合街区现状情况,深入研究符合街区特点的规划实施模式,提出规划实施建议,保障保护规划的切实可行。
四、保护原则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以人为本的原则,保护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本体及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生活延续性和保护利用的可持续性,引导区域内文旅产业适度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
五、保护框架和内容
本规划从建成环境及物质空间形态和非物质文化遗存两部分确定保护内容及各项保护要素,从传统格局与街巷空间、建筑分类保护与整治、视线通廊与建筑高度控制、历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优秀传统文化要素五个方面确定了桃园历史文化街区内各项保护要素的具体内容,针对各要素重要的特点分别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1、传统格局与街巷空间
(1)传统格局:以桃园街为重要的商贸轴线,牌坊街、关帝庙街-小市街-太平寺街为传统历史风貌轴线,以清真寺-清真东寺为重要的街区视廊,元运河为特色彰显的运河风貌带,保护街区三轴一廊穿插贯通、运河一带南引承城、多点遗存交相辉映、传统街巷围合成坊的传统格局。
(2)传统街巷:一类街巷7处,为估衣街、油篓巷、状元街、马尾巷、牌坊街、小市街、蜡烛巷;二类街巷3处,为关帝庙街、旗杆街、张八口街;三类街巷3处,为桃园街、天桥街、太平寺街。
(3)空间尺度:分为传统民居建筑、宗教文化建筑、工业遗产建筑三类。其中传统民居建筑,保护规划范围内传统民居建筑的合院围合形式和空间尺度;宗教文化建筑,保护清真寺、清真东寺、清真女寺的建筑和院落尺度;工业遗产建筑,保护以临清卷烟厂为代表的工业遗产的建筑体量与周边建筑的空间关系。
2、建筑分类保护与整治
(1)不可移动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为清真寺;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为清真东寺;聊城市文物保护单位1处,为陈家大院;未核定公布为文保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2处,为桃园街268号、332号民居。
(2)历史建筑:已公布的历史建筑17处,包括清真女寺、本斋小学建筑群、桃园供销社等;拟推荐的历史建筑 7 处,为旗杆街中段民居西房、民居北房、牌坊街北段50年代民居、大桥调料市场西侧临清老公路站大门、桃园街284号北房、桃园街379号门楼、王家碾坊门楼。
(3)传统风貌建筑:包括原临清土产公司仓库建筑群、赏心剧院旧址、云家磨坊、张家赁花圃、桃园街两侧部分建筑和街区内分布的若干院落式民居建筑等148处。
(4)一般建筑:与传统风貌无冲突的建构筑物,按保留、维修、改善进行分类;与传统风貌有冲突的建构筑物,应进行整治。
3.视线通廊与建筑高度控制
对清真寺-清真东寺空间序列进行视廊管控,对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建筑进行高度、色彩和体量、屋顶形式的管控;结合元运河保护规划的相关管控要求与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等保护要素的分布情况,提出原高控制、檐口7米控制区、檐口9米控制区三级建筑高度管控分区体系。
4.历史环境要素
(1)古树名木:一级古树名木7处,主要以侧柏、国槐为主;二级古树名木2处,为国槐;三级古树名树1处,为侧柏。
(2)其他特色建构筑物:能够反映民族民居特色的回族民居牌匾、拱形门洞以及反映计划经济时代的特色店招、门板、门牌、水牌等建筑物的构件、配件,以及部分居民院内现存的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水井等多种历史环境要素。
5.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优秀传统文化要素
(1)优秀传统文化:街巷名称的由来、民间文学和相关传说等传统口头文学;油篓编织技艺等传统技艺。
(2)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清时调等传统曲艺;清真八大碗制作技艺等传统技艺;开斋节等传统节庆。
六、街区传统格局保护
1、以桃园街为重要的商贸轴线,牌坊街、关帝庙街-小市街-太平寺街为传统历史风貌轴线,以清真寺-清真东寺为重要的街区视廊,元运河为特色彰显的运河风貌带,保护街区三轴一廊穿插贯通、运河一带南引承城、多点遗存交相辉映、传统街巷围合成坊的传统格局。
2、保护以桃园街为代表、多条街巷间“前店后宅、前店后坊,店坊合一,店宅合一”的传统格局。
3、严格控制清真寺-清真东寺视线廊道内的建筑风貌、高度与体量。
4、保护元运河北岸自然地理格局,塑造水街共生、城随河转的运河风貌带。
七、保护区划划定
本次规划划定的核心保护范围基于《临清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 年)》中对于桃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区划,最终以省厅批复文件为准,划定桃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西至河堤路,北至先锋路,南至元运河北岸,东至大众路,总面积30.76公顷。
1、核心保护范围的划定
核心保护范围南至天桥街,北至先锋路,西至牌坊街-马尾巷,东至蜡烛巷-清真东寺东院墙,面积 10.35 公顷。核心保护范围主要包清真寺、清真东寺、以及桃园街两侧、油篓巷两侧,具体范围以图册中的保护区划图所划定的范围为准。
2、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
规划划定桃园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控制地带,四至为:北至先锋路道路中心线、西、南至元运河河边巷道,东至大众路-太平寺街,面积 20.41 公顷。具体范围以图册中的保护区划图所划定的范围为准。
附:《桃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1年-2035年)》百度网盘链接:https://pan.baidu.com/s/1Ll9ueTQFKyBCmFaxFwbKeQ?pwd=2520 提取码:2520
扫码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