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返回首页
【政策简明问答】临清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实施细则
回答部门:临清市司法局
回答时间:2025-05-17

为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我市出台了《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实施细则》,《细则》就涉企行政检查的定义、涉企行政检查应遵循的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明确。

一、什么是涉企行政检查?

涉企行政检查是指行政执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对企业、法人和其他市场主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执行有关行政决定、命令等情况,进行检查、了解、调查和监督的行为。

二、涉企行政检查应遵循的原则

涉企行政检查应遵循“依法依规、公开透明、协同高效i、减少干扰的原则,做到“无事不扰、有需必应”。

三、规范涉企检查主要有哪些工作举措?

一是落实清单管理制度,清理并动态调整执法主体清单,严禁不具备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实施行政检查。落实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管理制度,厘清检查边界,实现“清单之外无检查”。

二是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计划制定和备案,加强涉企行政检查计划统筹,依托平台压减合并对同一企业的检查计划,杜绝随意检查。

三是全面推广应用平台,严格执行“扫码入企、逢进必扫”,逐步健全检查全流程规范机制。

四是改革检查方式,通过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落实分级分类精准监管制度、完善检查标准和结果互认共享机制、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方式,从源头上压减检查次数。同时,严禁以“第三方服务”变相实施涉企行政检查。

五是构建监督体系,畅通企业诉求表达渠道,持续抓好涉企行政检查专项监督,加强对督导调查的统筹协调,不断提升监督质效。

四、什么是“综合查一次改革

加强涉企行政检查的统筹协调,依托表单式检查制度,按照对象相同、内容相关、时长相近等规则,有效整合检查计划和任务方案,打造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联合检查场景,并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部署专项检查的原则是什么?专项检查计划包含哪些内容?

部署专项检查必须合法必要,严格控制事项范围、参加人数、检查内容和检查时限等。检查计划要包含检查依据、主体、对象、时间、地域、事项、方式等内容,坚决杜绝重复、拆分、多头、轮番、长时间开展专项检查。

、观摩、督导、考察、服务等行为是否也要“扫码入企”?

需要。“入企行为”包括行政检查行为和非行政检查行为,非行政检查行为包括因督查、督察、督导、调查、排查、巡查、巡检、抽查、核查、技术性检查、辅助性检查等开展的需要企业配合调查、核实的非行政检查行为。

未扫码或未打卡入企的,企业有权拒绝并通过“爱山东APP”等渠道进行反馈。

如何落实监督多渠道协作机制?

一是司法行政部门要健全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协作机制,动态调整行政执法监督员和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

二是持续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从业者等行政执法监督员的作用,广泛收集涉企行政检查突出问题和意见建议,畅通企业诉求表达渠道,依法开展监督。

八、如何规范检查结果处置?

根据“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入企检查结束后,未发现问题的,当场告知;需要改正的,依法责令立即改正或限期改正;违法行为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依法移送有管辖权的行政执法机关;需要实施行政处罚的,依法立案处理。

符合“首违不罚”“轻微不罚“无主观过错不罚”等法定要求的,不予立案或者不予、免予处罚,确保涉企行政检查形成完整闭环。

九、如何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行政执法机关要压实主体责任,关注风险、精准发力,确保必要的检查有效开展。

要落实“无事不扰”刚性原则,防止检查过多和执法扰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有关要求,做到“五个严禁”“八个不得”。

要指定专职人员负责平台维护,加强对涉企行政检查的规范管理。

要树牢“执法+服务”理念,加强对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政策的宣传解读,帮助企业知晓扫码入企、事后评价等信息,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