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3年1月8日在临清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临清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甄
锋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的安排意见,提请市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和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谋划实施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十大行动[1],全市经济运行延续了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94.5亿元,同比增长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亿元,剔除留抵退税及调库因素同口径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7183元,同比增长5.8%。
(一)筑牢实体经济根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14.3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有序推进,预计粮食总产超过90万吨,实现二十连丰;瓜菜菌产量87.9万吨,同比增长7.25%;生猪、牛、羊、家禽存栏分别为11.92万头、1.64万头、12.63万头、536.23万只,同比增长0.11%、2.15%、0.20%、23.99%。润林牧业成为聊城唯一入选国家畜禽种业阵型企业。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桑黄产业发展大会,临清桑黄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君博牌牛肉入选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我市被评为黄河流域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集成示范项目试点县、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省高素质农民“师傅带徒”试点县、省乡村坑塘渔业发展首批试点县。工业经济稳进提质。扎实推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实施制造业提质升级三年攻坚行动,推行产业链链长制,预计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推动工业企业梯次升级,全力培育优质企业,新增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专精特新”企业18家、瞪羚企业3家、单项冠军企业4家。临清市中小轴承产业集群被评为工信部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中冶纸业银河被省发改委列为2022年第一批总部企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强市建设,新建5G基站371处,新增上云企业199家、上云设备1983台,中国轴承产业链数字经济总部—云轴联正式上线,轴承产业数字转型公共实训基地被评为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加大技改投资力度,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预计全年完成技改投资21.5亿元,同比增长35%。服务业稳中蓄势。出台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实施方案,编制服务业“十四五”发展规划,预计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45.2亿元,同比增长3.8%。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我市成功创建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协同创新中心齐鲁(临清)研究基地,宛园入选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魏湾镇李圈村清平星火红色教育基地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举办“2022惠享山东消费年”暨“临清家电消费节”“临清美食推介年”“临清十一聚惠节”等系列活动,聚焦汽车、家电、餐饮等领域发放消费券,促进消费加快复苏。预计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6.4亿元,同比增长0.7%。加快发展电子商务,预计全市网络零售额完成11亿元,同比增长40%。
(二)高效推进项目建设,蓄势赋能持续加力。项目招引成效显著。组建志合产业投资公司和产业招商专班,实施投资项目“市级领导主谈+专班服务合力推进”招落一体化工作机制,出台加强“双招双引”政策措施,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项目对接、跟踪服务等活动。预计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39个,计划投资总额179.97亿元;到位招商引资内资42亿元,同比增长13.5%;实际利用外资3140万美元,同比增长120.7%。项目争取成果丰硕。列入省级重点项目29个、聊城市级重点项目24个;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4个,发行金额14.63亿元;6个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贴息贷款项目、38个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总行审核;争取上级转移支付收入23.71亿元;吸纳创业投资2.94亿元,列聊城市第1位。烟店镇成为聊城唯一成功创建山东省军民融合特色基地。项目推进蹄疾步稳。制定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手续推进一览表,采用终端引领、属地推进的原则,引领项目手续推进。对每个项目建立“三张清单一张表”[2],实行清单管理、挂图作战、倒排工期、限时办结,创新建立项目审批“承诺+容缺”“清快办”机制。实施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107个,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风火轮专用特种轴承产业园、中力商用车车桥总成、邦弘中创矿用智能装备制造及机器人关节活齿减速器等一批项目全部或部分投产。开展“项目谋划百日攻坚行动”,筑牢高质量发展项目支撑,上报2023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00个。要素保障有力有效。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工作思路,全年累计使用新增土地指标共计3776.01亩,土地供应3587.37亩,征地报批3776亩,有效保障了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建立常态化政银企对接机制,召开“金融面对面”工程对接会30场、现场签约35.23亿元,为省、聊城市级重点项目单位成功授信11.28亿元。
(三)持续推进建管并举,城镇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城市更新更加有力。完成了“三区三线”[3]划定工作,编制《临清市城市更新规划设计方案》,进一步明确城市功能分区,推动城市多维度全方位更新。实施永北、教育局、铁东、塔湖西、更道街等5个片区征收工作,完成征收签约4088户,腾空土地1600余亩;建成元仓小区、永青小区等回迁小区6个,完成热电厂家属院、杏林嘉园等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8个;打通润秀路、政和路、政通路等“断头路”7条;建设雨污分流管网58.2公里;城区增绿补绿1.3万平方米,建成并开放“口袋公园”6处、林荫停车场1处;稳步推进三和路、新华路等示范路改造提升和6万吨自来水改造项目。推进城区集中供暖建设,新建大型换热站1座,小型换热站19座,二网改造小区44个,新增供热面积123.64万平方米。我市成功入选国家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县、省级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打造“智慧城管”数字平台,全年受理案件42835件,立案率、结案率分别达到99.5%、98.9%。组建共享营业厅,整合供电、通讯、燃气、通信等9家专营单位,实现水电暖气“一站式”服务。在城区设置多处便民市场、流动摊点疏导区,实现“疏堵结合、便民利民”。改造升级城区主干道两侧水冲式公厕20座、改造升级拆除小街巷公厕30座,规划建设垃圾中转站5处。建立物业服务“红黄黑牌”制度,红旗驿站达到193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雄商高铁临清东站、德上高速临清高速连接线项目开工建设;济临高速临清段项目完成立项及初设批复;临清至濮阳高速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S248临观线卫运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项目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省政府同意以BOT模式实施建设。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建设“四好”农村路400公里,新增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用户4.36万户,完成272个“垃圾不落地”试点村建设,对12.9万户农村户厕进行了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清理坑塘1546处、残垣断壁和空闲宅基1406处,建成美丽庭院37153户,开展了8条国省道路域环境整治工作。
(四)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开放深度推进。流程再造更加高效。强化企业开办“4012”品牌[4]效应,开展轴承等特色产业全生命周期事项“跨省通办”,建立“六位一体”的“不见面”审批机制[5],推出“老年服务”“量身定制”“联动服务”等精准服务模式,设置24小时“不打烊”自助办理区。深化施工许可“一件事”改革,在全省率先推出“环评告知承诺制”和“打捆环评”审批模式,成立全省首个综合性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站。扩大“拿地即开工”“交房即办证”“建成即使用”应用范围,市场主体达到8.34万户,同比增加5828户。加强无证明城市建设,汇聚上报电子证照数据80类15万余条,发放电子证照32304个。推动行政审批机构精简、效能改革,动态调整全市权责清单事项650余项。科技创新加力提效。省级轴承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成员达到50家,涵盖了“产学研金服用”等多种创新要素。烟店智造小镇轴承产业园入选“2022年度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家企业入围“好品山东”区域品牌。建立“百家企业培育库”,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7家。积极构筑创新平台,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6家、工程研究中心1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56家。引进硕士研究生188名、大专以上毕业生4281名,自主培养的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实现“零”的突破。提升质量品牌建设水平,有效注册商标10090件,新增发明专利41件,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4项。财政金融改革稳步推进。优化调整国有资本布局,重组文商旅公司、安竣建设、兴运投资、经开实业等4家市级国有企业,高质量完成在线监管系统建设、一级企业外部董事占多数全覆盖等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改革任务;成立“涉税服务行业协会”,精准打击涉税违法行为;360家企业纳入金融结对辅导,打造烟店、开发区两支“金融管家”服务队;智慧金融平台实现信贷投放27.79亿元。部门整体绩效管理实现60个一级预算部门全覆盖。法治环境改革有序进行。实现合法性审查县乡村全覆盖,建立行政复议应诉提醒制度,构建“法治建设智囊团”;推进“省市县乡四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开展重点执法领域“面对面”专项监督;探索“法治驿站”,打造服务企业的实体阵地,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实体化运行。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实施市县乡三级帮扶机制、外贸企业每周走访日机制,组织汇丰贸易、金光机械等企业参加聊城海外市场线上对接会、巴基斯坦国际工业展览会等外贸活动100余场次。预计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60.4亿元,同比增长6.2%。实施“港产城”一体化发展三年攻坚行动,举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暨鲁西国际陆港“冀鲁豫”协同发展论坛,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正式启动。举办山东特色产业带跨境电商培育行动走进聊城现场会活动,成信经贸、新腾威获批省重点培育的跨境电子商务主体及山东品牌商品展示中心。三和集团被认定为全省重点培育的贸易双循环试点企业。预计跨境电商出口完成10亿元,同比增长1560%。
(五)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三感”[6]明显提升。民生投入不断加大。全市民生支出4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2.6%,其中,投入疫情防控资金1.44亿元,全力保障了防控物资等需求;投入教育支出11亿元,同比增长28.37%。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实施公益岗位扩容提质行动,举办“春风行动”网络招聘会、首届创业大赛,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7251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7亿元,完成城镇新增就业549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29人、困难人员再就业718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1%、134%、179%。退役士兵、军转干部安置率、满意率均达100%。兜底保障更有力度。城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由每人每月753元、56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29元、648元 ;城市、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分别由每人每月1129元、735元提高到1242元、846元。4个街道办事处实现了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城市日间照料中心两个全覆盖。建成医保工作站128家,在聊城市率先实现村(社区)全覆盖。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继续实施化解大班额、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学前教育、教师周转宿舍等项目建设,建设校舍32813平方米、塑胶跑道21530平方米,增加学位2280个、餐位500个,招聘教师338人。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演出865场,放映公益电影5240场,建成农家书屋107个,开展乡村阅读活动2553场,推进清真寺大殿壁画、先锋大桥等乡土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7家卫生医疗机构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市人民医院被定为全省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试点。优化医保服务,省内跨市“临时外出就医人员”住院、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就医费用实现直接联网结算,完成二级定点医院5个门诊慢特病治疗费用跨省联网结算工作。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完成了1个市级、16个镇级、107个村级全国示范型服务中心(站)建设,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实现“五有全覆盖”。
(六)强化底线思维,各类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抗击疫情齐心聚力。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设置固定核酸采样点82处,建设了可容纳床位400张的方舱式集中隔离点,60岁及以上人群新冠疫苗接种覆盖率到达94.08%。面对三年来形势最严峻、处置最复杂的本土疫情,全市干部群众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经受住了疫情多点多链多源的严峻冲击,全市累计设置临时集中隔离点15处,配发防护服、KN95口罩、被褥、折叠床、洗漱用品等物资144374件。安全生产形势整体稳定。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安全生产大检查,在燃气、特种设备、电力等7个行业领域开展“四位一体”模拟调查[7],统筹推进安全生产驻点监督,安全生产事故率、死亡率分别下降10%、16%。金融风险有效防控。健全常态化金融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建立银行、部门及镇街风险预警反馈机制,完善风险研判、处置专家队伍建设,推进银河纸业债务二次重组,制定重点担保圈企业风险化解方案,重点做好临清农商行后续风险处置。污染防治成效明显。持续实施减排、抑尘、治车、控秸等行动,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臭氧污染管控,全市PM2.5、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分别同比改善2.1%、4.9%,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9天。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彭楼灌区干渠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实施打好碧水保卫战2022年行动计划,县级集中式水源地城南水库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要求,卫运河油坊桥等三个国控断面均达到三类水标准,优良水体比例100%。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全面完成54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社会治理更加有效。突出维稳安保底线,持续开展治安起底式大清查行动,扎实推进严打整治行动,实现了“六个不发生”“四个不出事”任务目标。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困难较多,新增长点贡献不足,创新驱动内生动力不强,环境质量改善面临压力大,营商环境有待改善,民生领域存在欠账,统筹发展和安全还有不少风险隐患等等。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十大行动,全力打造冀鲁豫交界的智造强市、文旅强市、农业强市“三个强市”,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三个高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临清篇章。按照稳定预期、提振信心、积极进取的原则,坚持与市“十四五”规划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相衔接,与经济增速恢复常态相衔接,聚焦高质量发展和争先进位导向,202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一)经济总量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以上,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8%以上。
(二)创新活力目标。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量、智能化技改投资、市场主体数量稳步增长。
(三)生态改善目标。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比例、PM2.5年平均浓度持续向好,地表水环境质量继续改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四)民生保障目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000人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以上。
三、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
为实现上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2023年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做优做强现代农业。实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加快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以上,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万亩以上。做强桑黄产业,加快桑黄二期项目建设,加大“临清桑黄”品牌宣传力度,引导企业打造直营店、加盟店等自有销售体系。做大肉鸡产业,依托省级农业产业强镇——新华路街道,打造江北最大的“817肉鸡”养殖、加工、分拣基地,加快好友食品高端食品产业链项目建设,谋划建设康大肉联厂区(康庄镇)改造、好友肉鸡孵化场建设等项目,实现由鸡蛋到“宫保鸡丁”的全产业链发展。做好牛羊加工产业,依托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镇——尚店镇,打造集牧草种植、牛羊养殖、屠宰加工、粪污资源化处理、牛羊及肉品交易、冷藏及冷链运输于一体的牛羊加工产业集聚区。均衡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谋划德能金玉米20万吨淀粉糖项目、100万吨淀粉生产线扩建项目及华鑫面粉2000吨小麦仓储建设项目。支持“瑞仁食品”建立“全流程溯源、全过程监管”的生猪养殖和屠宰加工的产业体系,加快推动魏湾丁马甲鱼产业复苏,谋划“一镇一试点”盘活闲置坑塘发展渔业生产项目。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继续实施制造业提质升级攻坚行动,实行“345”工作法[8],全力抓好6条重点产业链[9]和8家骨干企业[10],推动主导产业向“园区化、数字化、高端化、品牌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持续开展助企远航行动,实施工业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分级分类建立优质企业培育库,加快壮大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规模,新增省级以上高成长企业30家,适时举办临清·中国轴承零配件及专用设备展会。谋划实施新一轮企业智能化技改行动,完成规上工业企业技改供需对接全覆盖,力争全年实施技改项目100个以上。完成聊城下达的企业上云、设备上云任务,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新改建5G基站150个,力争打造多个“5G+工业互联网”等应用示范场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港产城一体化攻坚行动,加快推进山东港口鲁西国际陆港综合产业项目建设,以“临清内陆港”为支点,推动海关功能运行,拓展场站作业能力,规划建设陆港产业大厦、杂粮交易市场,打造面向沿黄流域的物流发展新高地。实施文旅兴市暨古城保护改造攻坚行动,推动《临清市文化和旅游项目规划》落实落地,开展钞关甬道及片区环境整治改造工程,推进重要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修缮,选址建设临清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廉洁文化教育展馆,加快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协同创新中心齐鲁(临清)研究基地建设,持续打造“山东手造 临清尚礼”文创品牌。强化服务业载体培育,做好规上服务业企业培育、储备和纳统工作,积极申报聊城市服务业“三百”工程。
(二)着力扩内需稳外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升级。加快发展电子商务,落实《临清市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持续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训、“镇长直播带货”等活动,推进市镇两级“1+16”电商产业园建设,通过直播、视频等形式促进产品销售,挖掘发展新潜力。持续提升传统消费,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消费促进系列活动,依托契税消费券、节假日活动等有利契机,鼓励三联家电、金鼎、鑫达、裕达等商贸流通企业,围绕汽车、家电等重点商品,持续开展优惠促销活动。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培育创建景区化村庄、乡村旅游重点村。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推进交房即办证服务常态化,推进租赁补贴提标扩面,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以省“十强产业”[11]、市“九大”产业集群[12]和基础设施“七网”项目等为着力点,常态化开展项目谋划,建立全领域重点项目储备库体系。充分发挥“产业投资发展公司+产业专班”专职专责,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纺织服装及新兴产业等,加快推进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力争落地过亿元项目25个以上,实现到位资金46亿元以上。抢抓上级政策机遇,聚焦我市重点产业,初步确定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121个,申报省级重点项目50个,聊城市级重点项目41个。狠抓项目督导服务,实行清单制管理,强化领导干部帮包,健全周调度、月通报、季观摩评比、年终考核和不定期现场督导工作机制,全力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设、早达产。促进外贸固稳提质。鼓励三和集团以全省重点培育的贸易双循环试点企业为契机,扩大出口品类,创新吉布提自贸区聊城展销中心等市场开拓方式,积极开拓RCEP[13]、东非等新市场。促进海亮奥博特、陆海集团聊城公司进一步扩大进出口规模。引导三和集团、成信经贸等更多传统企业向跨境电商转型。深化与山东港口国际贸易集团、金控公司合作,扩大国际贸易规模,优化外贸企业融资服务。发挥鲁西国际陆港引擎作用,进一步吸引先进制造业、国际贸易等各类企业落户我市。依托海关监管场站优势,积极创建保税物流中心。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建设宜居宜业城市。持续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市、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持续推进“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编制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稳步推进临清市中心城区、临清市经济开发区、烟店镇等区域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及镇驻地更新改造提升。做好烟店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申报工作。扎实推进城市更新。继续实施城市更新攻坚行动,启动实施8个片区征收改造,推进永北、教育局等3个片区共3020套安置房开工建设,改造老旧小区25个,打通“断头路”8条。消除雨污管网混接点500处,实现城区主次干道雨污合流制管网清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快雄商高铁、德上高速临清连接线全线建设,推动济南至临清高速项目开工建设,谋划推进临清至濮阳、临清至邯郸高速公路项目,加快推进S248临观线卫运河大桥及连接线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卫运河堤防(临清段)综合治理工程,完成400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历史文化街区首开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路域环境、坑塘沟渠、残垣断壁、弱电线路专项治理行动,大力推行“垃圾不落地”模式,确保垃圾全部入桶、日产日清。统筹发挥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以及路域治理、镇域提升、小挂钩等项目作用,完善提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四)聚焦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实施“全生命周期科技型企业培育机制”,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暨科技型中小企业“百家企业培育库”,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30家。加大研发投入支撑,狠抓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企所得税等惠企政策落实,引导中小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力争全年研发投入增长超过15%。强化技术攻关,推进轴承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组织轴承企业与济南大学、洛阳轴承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对接,解决企业技术工艺、质量、检测等共性技术难题。加强知识产权培育与保护,持续实施规上制造业“专利清零”行动,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推动建立跨部门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准营服务水平,全流程为申请人提供营业执照+许可证套餐导办服务,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深化工程建设领域改革,依托市工程建设审批系统,设置更多工程“一件事”服务场景,实现项目审批全过程信息共享、全流程全环节在线办理。进一步促进异地办事便利化,提高“市域通办”标准化程度,扩大点对点跨域通办范围,持续完善不见面、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大力提升“非接触式”办税水平,力争全口径“非接触式”办税业务量达到90%以上。深入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深化电子证照应用,实现证照与电子证照同步制发,全面推进“免证办事”。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开展企业改革,继续推进产业链链长制,实施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改革,认真落实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金融领域改革,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暨无感授信工作,构建“无感授信、有感反馈、线上服务、便捷用信”的农村新型信贷模式,探索筹建“临清金融超市”,提升普惠及小微企业融资的便捷性及可得性。扎实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探索深化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改革经验,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不断优化法治环境改革,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数体系”,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及网剑行动活动,打造链索式法治文化阵地,开创运河法治文化特色品牌。
(五)持续服务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狠抓就业创业。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强化就业创业服务,抓好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以上,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000万元以上。推动教育优质发展。构建“1144”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14],大力推进城区北部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第一中学扩建项目等化解大班额项目,实施魏湾镇中学2700m2宿舍楼、羡林小学484m2餐厅等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建设烟店镇实验幼儿园等学前教育项目,加快补齐教育资源短板。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以医共体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分级诊疗,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医防融合、“三高共管、六病同防”以及基层卫生健康综合示范区建设,全力打造农村地区30分钟重点疾病救治服务圈。全面推广传染病多点触发预警信息平台,推进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提升重大传染病防控能力。扩展延伸医保服务,打造线下多领域、线上全天候、城乡无差别的15分钟医保基层政务服务圈。健全职工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推动长期护理保险扩面。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文化共享工程,提升镇街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设施,打造 “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业态,持续开展“戏曲进乡村”、“公益电影放映”、“艺梦”公益培训、文旅惠民消费季等活动。做好社会救助工作。以创建山东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为契机,持续打响临清“救助来临·清楚办理”救助品牌,加强各类社会救助政策与乡村振兴政策的有效衔接,健全完善覆盖城乡困难群众的救助政策和救助制度体系。
(六)坚持防范化解风险,全力守牢安全底线。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底线。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每日研判、问题整改落实闭环及约谈问责机制,落实落细扬尘源、工业源、移动源等各项管控措施,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继续推进城南水库保护区划分调整和城北水库保护区划定工作,加快推进宝塔湿地、碧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水环境治理项目,保障马颊河、卫运河及南水北调输水干渠等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确保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完成60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持续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评估,实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打好净土保卫战。坚决守住金融风险。进一步健全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力争到2023年底将不良贷款率控制在2%以下。确保重点机构和重点企业风险可控。加大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力度,加强防范非法集资知识宣传,维护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坚决守住政府性债务风险底线。加强政府债务源头管控,严禁在不考虑财政承受能力的情况下新上政府投资项目。强化新增政府债务监测,确保风险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不断强化底线思维、忧患意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全员责任制,确保企业主体责任、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应急救援“五到位”。 聚焦道路交通、住建、燃气、消防、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模拟“四位一体”调查、风险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活动,清单管控重大安全生产问题。强化源头管控,严格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推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企业本质安全体系。
各位代表,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省、聊城市各项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铆足干劲、勇毅前行,不断开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
临清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计划
(草 案)
指标名称 | 2022年完成 | 2023年计划 |
生产总值增幅 | 4.5%(预计) | 6%以上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 | 7% (剔除留抵退税及调库因素) | 6%以上 |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 | 20%(预计) | 15%以上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 | 7%(预计) | 8%以上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 | 0.7%(预计) | 6%以上 |
外贸进出口增幅 | 6.2%(预计) | 8%以上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 5.8% | 6%以上 |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 5497人 | 5000人以上 |
用 语 说 明
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十大行动:指制造业提质升级、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城市更新、文旅兴市暨古城保护改造、城区老旧企业处置、城区治堵、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四减四增”10个三年攻坚行动。
重点项目三张清单一张表:任务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时间表。
三区三线:“三区”是指的是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三线”是指的是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区三线”是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
企业开办“4012”品牌:零材料、零成本、零见面、零距离、一个环节办理、2小时办结。
“六位一体”的“不见面”审批机制:以智能办、网上办、就近办、线上勘、远程帮、证照邮“六位一体”的“不见面”审批机制。
人民群众“三感”: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安全生产“四位一体”模拟调查:坚持把隐患当事故,从安全生产、干部作风、廉政建设、涉黑涉恶等方面模拟开展“四位一体”隐患调查处理,全面倒查生产安全情况、工作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情况、项目建设情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345”工作法:“3”指3个赋能,即科技赋能、数字赋能、服务赋能;“4”指4个导向,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需求导向;“5”是指抓住5项重点,即抓住重点指标、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课题、重点工作。
6条重点产业链:指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造纸及纸制品、食品医药、农副产品加工、金属加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6条重点产业链。
8家骨干企业:中冶纸业银河有限公司、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山东海亮奥博特铜业有限公司、临清德能金玉米生物有限公司、临清三和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临清市恒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大唐临清热电有限公司、临清秋华纺织有限公司
“十强”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医养健康、绿色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
聊城市“九大产业集群”:指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医养健康等四大新兴产业集群和有色金属及金属深加工、绿色化工、纺织服装、文化旅游、现代高效农业等五大传统产业集群。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是2012年由东盟发起,历时八年,由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方成员制定的协定。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
“1144”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以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以建设群众满意、更加公平、优质均衡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突出文化底蕴深厚、内涵发展持续、办学风格突出、课程体系科学的四个维度,以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五育并举、三方育人为教育工作的四个抓手,不断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努力推进教育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扫码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