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这个文件的出台《规划》必要性?
答:(一)国家政策部署要求。医养健康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需求的融合性产业,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大力发展健康产业。为全面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优化健康服务、发展健康产业的部署要求,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合理配置医养健康产业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康养服务需求。
(二)我市人民健康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居民消费加速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升级,更加重视消费的品质和层次,健康需求由单一的医疗服务向疾病预防、健康促进、保健康复等多元服务转变。消费市场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截止2020年底,全市户籍人口60周岁以上老年人15.25万人,人口老龄化率18.14%,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高龄、失能、独居和空巢老年人数量进一步增加。
问:这个文件的起草依据?
答:出台《规划》的主要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山东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健康聊城2030”规划纲要》、《聊城市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临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国家和省市有关部署要求。
问:这个文件《规划》的主要内容?
答:《规划》共分基础环境、总体要求、空间布局、重点领域、载体支撑、实施保障等六个部分。
(一)基础环境。我市具有明显的医疗养老、文化旅游、健康农业、医药产业等4个方面的有利资源。尤其临清市是闻名遐迩的运河名城、千年古县、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会通河临清段及临清运河钞关作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保留河段和遗产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拥有运河钞关、鳌头矶、清真寺、舍利宝塔等2组11处国家级重点文物和8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洲运河历史文化街区被列入山东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明代文学家谢榛、抗日民族英雄张自忠、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等都是临清杰出人物的代表。临清还是武训兴学所在地、山东快书诞生地、《金瓶梅》故事重要背景地。
(二)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指导思想。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坚持创新驱动、高端高质;坚持资源统筹、融合发展;以坚持突出特色、协作联动为发展的基本原则。确立了区域性医养健康产业示范区、医疗卫生服务高地、北方文化休闲健康体验区、绿色健康农业样板区等为发展方向。到2025年,医养健康产业成为临清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基本形成覆盖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医养健康产业体系为主要目标。
(三)空间布局。坚持全市一盘棋,充分发挥各区域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基于产业集聚、错位协同、均衡发展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布局、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推动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着力构建“一带支撑、三核引领、多点突破”的医养健康产业发展格局。
(四)重点领域。主要从医疗服务、中医中药建设、健康养老发展、生物医药制造、健康旅游布局、健康体育发展、健康食品生产、健康管理要求等围绕保障居民健康8个方面进行规划建设。实现跨医疗服务、跨地域、跨部门、跨行业融合,建设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整合型现代健康服务体系。
(五)载体支撑。面向未来医养健康产业发展需求,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加快推动重大项目、支撑平台、人才队伍、品牌等建设,为做优做强做大医养健康产业提供坚强支撑。我市谋划了清源正本、乳泰牧业、山东恒发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建立医养健康产业重大项目库。建立重大项目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分类指导、分级储备、动态管理、跟踪服务的方式,实施项目退出和增补制度。
(六)实施保障。整合各方资源,形成统一高效的议事决策和协调推动机制,将康养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事项落到实处。